加富尔伯爵级战列舰1号舰 加富尔伯爵 RN Conte di Cavour コンテ·ディ·カブール | ||||
![]() |
编号 | NO.411 | 类型 | ![]() |
稀有度 | ★★☆☆☆ 稀有 |
阵营 | ![]() | |
建造时间 | 无法建造 | |||
普通掉落点 | ||||
活动掉落点 | ||||
其他途径 | 2000PT兑换 | |||
营养价值 | 炮击53 雷击3 航空0 装填10 | |||
退役收益 | 金币11 燃油4 勋章1 | |||
强化 |
炮击 | 64*10=640 | ||
雷击 | 27*35=945 | |||
航空 | 0*0=0 | |||
装填 | 38*35=1330 |
舰队科技+ | ||||||
科技点 | 属性加成 | |||||
获得 |
|
合计 98 |
战巡/战列/航战 耐久+2 | |||
满星 |
|
- | ||||
Lv.120 |
|
战巡/战列/航战 装填+1 |
性能 | |||||||||||||||||||
| |||||||||||||||||||
初始属性/120级 满破满强化 好感度爱属性
| |||||||||||||||||||
耐久 | 1139→6831 | 装甲 | 重型 | 装填 | 51→138 | ||||||||||||||
炮击 | 64→337 | 雷击 | 27→146 | 机动 | 7→36 | ||||||||||||||
防空 | 33→175 | 航空 | 0→0 | 消耗 | 4→13 | ||||||||||||||
反潜 | 0→0 | ||||||||||||||||||
幸运 | 45 | ||||||||||||||||||
航速 | 27 | ||||||||||||||||||
碧蓝海事局 加富尔伯爵 详细数据 无法改造 等级 100 强化 满 突破 3 好感度 爱 综合性能:(不含舰队科技) | |||||||||||||||||||
耐久 | 装填 | ||||||||||||||||||
炮击 | 雷击 | 机动 | |||||||||||||||||
防空 | 航空 | 消耗 | |||||||||||||||||
反潜 | |||||||||||||||||||
幸运 | |||||||||||||||||||
航速 |
突破升星效果 | |
一阶 | 主炮底座+1/主炮效率提高5% |
二阶 | 副炮底座+2/主炮效率提高10% |
三阶 | 主炮底座+1/主炮效率提高15% |
槽位/装备类型/ | ||||||
槽 | 装备类型 | 效率 | 武器数 | 预装填数 | ||
1 | 战列炮 | 95%/125% | 3 | 0 | ||
2 | 驱逐炮 | 150%/150% | 3 | 3 | ||
3 | 防空炮 | 70%/70% | 1 | 0 | ||
4 | 设备 | - | - | - | ||
5 | 设备 | - | - | - | ||
注 | 水面舰艇鱼雷底座+1与航母机库+1并不增加武器数 | |||||
初始装备 | ||||||
---|---|---|---|---|---|---|
1 | 三联装320mm主炮Model1934T0 | |||||
2 | 双联装120mm炮Model1933T0 | |||||
3 | - | |||||
装备说明 | ||||||
技能特殊弹幕、炮击、伤害;自身增益 | |
变迁的记忆 |
开场10秒后发射一轮鱼雷弹幕Lv.1(Lv.10)(威力依据雷击属性和技能等级);第一轮主炮射击5秒后,提升自身炮击5.0%(15.0%)及自身对轻巡造成的伤 害10.0%(20.0%),鱼雷属性归0,持续至战斗结束 |
未填写推荐人将不会展示。配装仅代表推荐人观点,大家查看时请自我斟酌,首页装备分析有许多文章,包括装备的下位替代,可供参考。
推荐配装1 | ![]() ![]() ![]() ![]() ![]() |
推荐人 | Narcissu |
---|---|---|---|
推荐理由 | 纯炮击战列适合使用MK6,虐菜换381改 |
登陆界面 | 碧蓝航线! |
---|---|
舰船型号 | 加富尔伯爵级战列舰—加富尔伯爵 |
自我介绍 | 我见证过帝国的强盛,也目睹了它身受重创,直至最后的无力回天。指挥官,作为舰队的领导者,你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至少,不要再让那个时候的悲剧重演。 |
获取台词 | 战列舰,康特·迪·加富尔。我能为你做很多事情,不过这得取决于你值不值得信任了,指挥官。 |
登录台词 | 话不必多说,开始今天的工作吧。 |
查看详情 | 莱昂纳多达芬奇……如果不是因为那个悲剧他应该会和凯撒一样,为撒丁帝国的荣光而战至最后才对。 |
主界面 | 连衣裙?那种轻飘飘的东西,我没有兴趣,也不需要有兴趣。 对了,指挥官,如果皇家向我发来茶会的邀约的话,请以秘书舰工作繁忙为由替我推辞吧。 曾有人寄予我卓尔不群的厚望。不过,被后辈超越的感觉也不坏。 凯撒,在指挥官面前言行稍微克制点吧。你也不想被指挥官当成粗莽之人吧 |
触摸台词 | 有句话我先说在前面:以貌取人可是要吃亏的 |
特殊触摸 | 你是不是过于轻视我了? |
任务提醒 | 嗯唔——已完成任务数比总任务数要少呢。 这是为什么呢~? |
任务完成 | 名单上又少了一个呢……嗯?我说的是任务。 |
邮件提醒 | 新邮件到了。我不是管家,请指挥官自己去拿吧——就在你的右手边。 |
回港台词 | 战斗辛苦了。这些是接下来需要你完成的任务——开玩笑的,我已经帮你做完了,先喝一茶休息一下吧。 |
好感度-失望 | 总有一天,你会因为你的狂妄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
好感度-陌生 | 身为帝国的前辈,从与人沟通到管理舰队,我都有经验。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不必害羞,尽管开口。 |
好感度-友好 | 指挥官,当你望着夜空的时候,你会想什么呢?我总能听到,流星坠落的声音。 |
好感度-喜欢 | 撒丁帝国昔日的荣光……算了,都已经过去了。现在这个舰队感觉并不坏,我也快要适应它了吧。 |
好感度-爱 | 你说,“要一直向前看”是吧?那么,我就是你的后盾。无论发生什么,你只需要向前,后面的一切,都交给我就好了。 |
誓约台词 | 如此重要之物,真的要交付于我吗…?我…这是…——咳、抱歉,有些失态了。“我愿意”……这样可以了吧?赶,赶紧让这个让人害羞的仪式结束吧! |
委托完成 | 委托队到港了。如此大的阵仗,这是去了哪里巡游吗? |
强化成功 | 有劳你费心了。 |
旗舰开战 | 该到你们发挥勇气与智慧的时候了! |
胜利台词 | 胜利,永远也不会让人嫌多。 |
失败台词 | 唔…我也该向时代低头了吗… |
技能台词 | 这不会是最后一炮! |
血量告急 | 全员,注意警戒! |
彩蛋台词 | (厌战)皇家的骑士么…想不到有和你站在同一边的一天。 (朱利奥·凯撒)凯撒,跟紧我 (撒丁帝国3艘)撒丁王国的荣光……是啊,我们曾经强大过。 |
舰船相关
加富尔伯爵级战列舰
加富尔伯爵级战列舰(Conte di Cavour-class battleship)是由三艘意大利皇家海军根据1910年度计划建造的3艘无畏舰,是意大利皇家海军的第二代无畏型战列舰。
三舰均在一战期间完工,此时的加富尔伯爵级(右上图)还不是大家现在所熟知的加富尔伯爵级(右下图),她们还是典型的无畏舰(dreadnoughts)。由于建造时间过长,建成时已经进入了超无畏舰的全盛时期,但是她们仍在同奥匈帝国的无畏舰进行对抗时发挥了作战价值。其中,3号舰莱昂纳多·达·芬奇号于1916年8月2日在装载弹药的过程中发生爆炸而沉于塔兰托港,1919年被打捞起来准备对其进行维修和改装,后因缺乏资金于1923年被意大利拆解。
根据1922年在华盛顿签署的《限制和削减海军军备条约》,意大利获得了177800吨战列舰的份额。虽然只有英美的1/3,可意大利人全部的新式无畏舰加在一起也达不到这个数字。最后意海军决定保留182800吨的战列舰兵力,其中包括6艘无畏舰和4艘老式的前无畏舰(其中莱昂纳多·达·芬奇号已经报废,四艘前无畏舰和但丁·阿利格里在1930年前全部退役解体)。
1932年法国海军确定建造敦刻尔克级战列舰后,意法关系日渐紧张。意大利海军加快了对新型主力舰的设计,并着手对现役的4艘旧战列舰进行现代化改装。其中包括本级舰幸存的2舰:加富尔伯爵、朱利奥·凯撒。
该级舰于1933年-1937年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改装,改造新的巡洋舰艏使舰身延长10.3米,舰体增设水平装甲,两舷水线下新设“普列塞”式水下防御结构。拆除舯部主炮塔,重新安排动力系统,采用新的锅炉与轮机,功率达到93000马力,是原来的3倍,最高航速提升到28节。副炮炮塔化,烟囱、桅杆与舰桥重新布置。改装后面貌一新,成为中型高速战列舰,能与当时法国海军敦克尔克级对抗。由于没有时间研制新的主炮,加富尔级改装的320mm口径主炮是用原装备的305mm口径主炮镗铣而成。
原型舰简介
加富尔伯爵号战列舰(RN Conte di Cavour)是加富尔伯爵级战列舰一号舰,舰名来自意大利开国三杰之一的卡米洛·保罗·菲利波·朱利奥·本索(加富尔伯爵),1910年8月10日该舰于拉斯佩齐亚船厂起工,1911年8月10下水,1915年4月1日完工服役。
服役后,为了预防可能和奥匈帝国之间发生的海权争夺,该舰与第一舰队(朱利奥·凯撒,莱昂纳多·达芬奇,但丁·阿利格里)一同长期驻扎在塔兰托港,加富尔伯爵作为时任第一舰队司令路易吉·阿梅迪奥·朱塞佩·玛丽亚·费迪南多·弗朗西斯科·迪·萨沃亚·奥斯塔少将(阿布鲁齐公爵,路易吉·阿梅迪奥)佣兵长级第五批次命名来源,著名探险家的旗舰,整场战争中未曾与敌交战,直到战争结束都一直在从事爱奥尼亚海到第勒尼安海一线的护航和奥特朗托海峡的封锁等工作。从此一路官运亨通
一战结束后,加富尔伯爵开始了一场航向北美的宣传之旅公费旅游,从直布罗陀到哈利法克斯,从波士顿到纽约,从费城到汉普顿水道,沿路留下了许多足迹。回国后的1922年夏季,她又成为了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视察爱奥尼亚海沿岸一带时的座舰,3年后的1925年4月,她成为当时还是内阁总理的墨索里尼的座舰,载着他前往的黎波里访问,期间则一直担任第一舰队的旗舰,1920年代后半期两艘加富尔级战列舰均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将实用评价不高的三脚前桅换成有特色的四脚前桅,并将桅杆位置移动到了一号烟囱之前,在顶部增设射击方位盘,同时也在舰桥上方装备了一套法制的三段式测距仪,1928年加富尔在塔兰托解除了武装,正式转换为训练舰。1933年,为了应对法军的敦刻尔克级,加富尔级两舰回归作战序列,并接受了从武器到防护水平的大改造。加富尔于1933年10月进入C·R·D·A公司的的里雅斯特船厂开始改造,并于1937年6月1日改造完成儿童节服役,所以是幼儿体型?回归现役,再次成为意大利海军“事实上的总旗舰”。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海军总部接到了战争开始的消息,此刻加富尔正在塔兰托港之中停泊。7月9日,护航归来途中遇敌,并准备主动出击的意大利舰队和前往马耳他的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在卡拉布里亚海岸的庞塔斯提洛一带遭遇,意方以待机地点称之为庞塔斯提洛海战(Battle of Punta Stilo)——该海战更为主流的称呼是盟军记载的卡拉布里亚海战(Battle of Calabria)。在经过双方航空兵的一轮无效攻击后,以加富尔为首的护航舰队和以厌战为首的地中海舰队开始进入炮击战,双方一时陷入僵持。但接近傍晚,情势随着一枚炮弹而急转直下,厌战在当日1600时在26000米距离下取得一发跨射命中,瘫痪了朱利奥·凯撒·一半的动力,同时晚来一步的君权号和马来亚号赶到。加富尔陷入1对3的不利局面,舰队司令康姆皮翁下令释放烟幕撤退,英方并未追击,双方仅有些许损伤。
同年11月12日夜,皇家海军夜袭塔兰托,加富尔受到来自剑鱼的鱼雷攻击,舰底进水坐沉,然而这只是悲剧的开始。翌年年末,意大利海军将加富尔从港内浮起并拖带至的里雅斯特修理,但因资材极度缺乏等原因,加富尔始终没能再次回到她驰骋过的海洋。为了不落入纳粹之手,1943年10月10日,意大利海军将加富尔伯爵号自沉于的里雅斯特近海。然而1944年,德国海军还是将加富尔再度浮起,用以阻塞航道。1945年2月15日,美军航空兵空袭的里雅斯特,加富尔受到攻击再次沉没,直到战后的1947年2月27日,加富尔正式除籍,并于翌年被浮起拆解。
- 性能数据
- 排水量:26560 吨(标准);29600 吨(满载)
- 长:186.4 米
- 宽:28.6 米
- 吃水:10.02 米
- 动力:93000 匹
- 装置:8 x 亚罗式锅炉;2 x 贝卢佐式蒸汽轮机;2 x 推进器
- 航速:28 节
- 航程:6400 海里/13 节
- 编制:1236 人
- 武器:2 x 三联装320mm/43.8 1934年型;2 x 双联装320mm/43.8 1934年型;4 x 双联装100mm/47 奥托 1928年型;6 x 双联装120mm/50 奥托 1933年型;6 x 双联装37mm/54 布雷达机炮;6 x 双联装13.2mm布雷达机枪
- (以上为改装后数据,资料来自维基百科)[1]
舰船历史
游戏相关
更新日志
角色设定
卓越な戦略眼を持ち、戦闘より公務全般を得意としている。
妹のチェザーレとは性格から体格まで色々と正反対であり、お互いツッコミし合いしまくる間柄。
一人称は「小生」。
翻译:骑士
拥有卓越的战略才能,比起战斗更精于处理各种公务。
与妹妹凯撒从性格到体格等各方面都是完全相反的一对姐妹,两人的平时关系就如同各种互相吐槽挖苦的损友。
谈话间喜欢用[小生]来指代自己
相关解释
- 舰名——加富尔伯爵,卡米洛·本索(Camillo Benso, Count of Cavour)
卡米洛·保罗·菲利波·朱利奥·本索(Camillo Paolo Filippo Giulio Benso),加富尔、美丽岛与勒里伯爵,一般统称为“加富尔伯爵(Court of Cavour)”,是意大利政治家,也是意大利统一运动(Italy Unification)的领袖之一。在意大利王国的议会中,他也被认为是意大利古典右派(Historical Right,右席党团,与现代“右翼政党”相区别),即保宪党或自由保守党的领导者(属于改革建制派):他坚信只有“自由统一”的意大利才能让所有人心悦诚服,所以他选择坚决拥护撒丁王室作为意大利民族团结的象征完成君主立宪,并通过自创的报刊《复兴(Il Risorgimento)》宣传自己的自由主义思想,引导意大利社会民族意识与民族主义觉醒。
这位“胖哥哥”与“佣兵头子”朱塞佩·加里波第、“共和先驱”朱塞佩·马志尼因在同一时期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共同致力于完成意大利统一运动,并最终使得意大利统一,奠定现代意大利国家版图的基础。这三人被意大利史学界共称为意大利的“开国三杰”,并与意大利王国的开国君主,皮埃蒙特-撒丁尼亚王国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并称“父国之父(Fathers of Fatherland)”,而卡米洛·本索本人也出任了意大利王国首任首相——可以说,他对于意大利的意义,就如同俾斯麦对于德意志的意义一样,被称为“促成意大利统一的建筑师”与“现代意大利的大脑”。
这绝不是浪得虚名:1852年11月4日,卡米洛·本索出任撒丁王国首相,且一上台就实行了一连串繁杂但系统的创新政策,令所有同僚都大吃一惊——大家都清楚,卡米洛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之前多次政治活动都因演讲口才不如对手吃了大亏(可能这也是他花更多精力创办报纸和写文章的原因之一),而在议会中他也是个有些内敛的保守派。但他长久以来的温和立场与深沉思想赢得了很多议员的欣赏与认同——最终,他水到渠成地就被推举为首相(苟利……),因为他总是能兼顾到大多数议员的利益,众望所归。
但这一次,他证明了自己并非仅会在议会大厅里夸夸其谈,更有强大的政治魄力与手腕:他直接瞄准了当时公路与铁路基建,与还是新兴工业的国家电报网络,并斥巨资投入现代化建设,并建设了撒丁第一支海军部队。在货币与税收政策上,他积极开放撒丁王国的贸易线路,与英国等欧陆强国签订自由贸易协议,让撒丁这个小小的国家在8年内国家总贸易量暴涨两倍——自此,撒丁成为了整个亚平宁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与工业标杆。就如同德意志内部的“关税同盟”一样,撒丁凭借自身经济地位已经可以领导整个意大利地区的建设发展,同时间接用“经济利益杠杆”推动意大利人的统一信念。
内政改革初见成效,卡米洛将视野投向了整个意大利——他认真总结了意大利1848年革命的失败经验:亚平宁的邦国都在为统一与独立斗争,但“各自为战”不可能成功,撒丁王国也是如此。他很清楚哪怕撒丁王国再强大,单凭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将奥匈帝国的势力驱逐出意大利。于是在被任命为外交大臣后,他积极活跃于整个欧洲的外交圈,并很快迎来了“历史机遇”——克里米亚战争(南丁格尔表示想要救人)。对于英法两位盟友的邀请,卡米洛立即答应了加入联军对抗沙俄,但直到1855年战争快结束时他才正式派兵介入,这笔成本并不高的买卖让他同时赚到了英法两国的好感:在和会上,英法两国均对意大利的统一表示支持,批判冒头直指奥匈帝国。尤其是拿破仑三世,因为其在年轻时曾加入过“烧炭党”,甚至曾宣称如果自己“要为意大利做点事情”,而卡米洛利用这一点秘密打通与法国的关系。在战争结束后,卡米洛立即挑动与摩德纳公国(Duchy of Modena)的战争(P社维多利亚2剧本+1),并在法军有预谋的支援下势如破竹击败奥军,接管伦巴第——整个北意大利眼看就要统一。
可也就在大胜之际,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审时度势,强行制止了准备继续进军威尼斯的卡米洛,并签订《维拉弗兰卡条约》——这令卡米洛不禁大为光火,一度愤然辞相而去:作为民族主义者,卡米洛不能坐视威尼斯沦落在意大利国门之外。但毫无疑问,这份条约也彻底激起了亚平宁半岛的统一热情,国王不得不请卡米洛出山再任首相,整合意大利中部,尤其是处理教皇国问题。卡米洛深知和北意大利不同,中意大利与法国关系更密切,于是利用之前与拿破仑三世的秘密协议,卡米洛用尼斯和萨伏伊地区的主权换来了法国支持撒丁兼并托斯卡纳与艾米利亚,两地更是默契的全民公投正式并入撒丁王国管辖——教皇国以北自此整合成功,下面就看加里波第的兵团如何征服教皇国以南的两西西里王国了。
值得一提的是:加里波第与卡米洛,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的左右臂彼此非常敌视,尤其是当卡米洛同意将尼斯割让给法国时达到顶峰——因为加里波第就出生在尼斯,他发誓一定要夺回尼斯(这也成了二战中意大利对法国宣战的借口之一)。但相比私人恩怨,加里波第还是优先考虑了国王交给自己的任务:当得知巴勒莫发生起义后,加里波第决定立即起兵,并向卡米洛请求要一个旅的王国陆军,结果卡米洛各种理由就是没同意。结果加里波第居然靠自己做佣兵与起义军时的人望,硬是拉起了一个“千人远征军”的志愿兵部队,登陆西西里,然后一路北上抢在卡米洛采取行动前占领了当时意大利最大的城市,那不勒斯,并高调宣称撒丁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是“意大利之王(King of Italy)”——这搞得让卡米洛对加里波第这位“南意大利的实际军事领袖”一点办法也没有。但加里波第接下来一个不理智的行动真的惊出了卡米洛一身冷汗:加里波第这个反天主教者准备进攻教皇国,占领罗马城。罗马自然是卡米洛梦寐以求的,但苦于时机未到又要考虑到与法国的外交关系,卡米洛令王国陆军紧急出动,南下占领翁布里亚与马尔凯,让加里波第不得不先来与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胜利会师——现代意大利的版图至此基本确定。
当然,就算共同的理想又推进了一大步,国王也亲自试图缓和两人的关系,加里波第与卡米洛依旧看不对眼——卡米洛直称加里波第是“蛮子”,加里波第则称卡米洛为“手段低劣的阴谋家”。
1861年,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终于可以宣称“意大利王国”了,而卡米洛·本索顺理成章的从撒丁王国首相变为意大利王国首相(加里波第则放弃了所有新王国的封赏,带着佣兵去帮林肯打南北战争去了)——这一刻,他发现他面临的问题更多了。首当其冲的就是教皇国与罗马归属的问题:国内统一情绪依旧高涨,大家都认为意大利王国新首都不应在佛罗伦萨,而应该在罗马,但罗马现在是教皇的居所。其次则是自己关注的威尼斯问题,卡米洛此时依旧没有打定主意是通过武力还是外交将之并入意大利版图。但不幸的是,因为连续的日夜操劳,卡米洛很快身染重疾,数月之后便离开了人世,很遗憾没能见证意大利最终的统一。
- (资料来自维基百科-卡米洛·本索(加富尔伯爵))[2]